Execution
很多东西都可以看作是一个machine
比如一个公司,一个学校,一个儿童夏令营,一个团队,一趟邮轮,游戏厅,一个菜市场,一个交易所
一个软件有运行的程序,硬件执行软件指令。program的代码决定了或者是定义了程序的行为。
那么一个公司的execution呢?
简化一下,awana这个每周五的儿童节目又是如何execute的呢?
这里没有代码
运作完全是靠人,以及文字来定义的
比如最基本的是schedule
什么时间段做什么事情
然后每个时间段的任务具体又是什么
由哪些人,分管哪些事,具体的事情要怎么做
记录和输出又是什么
一个大项目的执行,也没有代码
基本上需要由tech lead 统筹全局,订好目标,把任务拆解,由几个人同时去执行
Okr 就是这么一个执行工具
是公司或者团队层面定义的短期或者长期目标
到具体的项目里面,需要定义一些milestone,再定一些更细粒度的任务,
然后就是进度追踪
什么地方block了,什么地方缺人
作为项目负责人,需要对全局负责
什么地方缺,随时准备自己补上
我在Awana 这次给自己的奖项是最佳备胎
备过两次speaker ,一次director
另外就是组建团队
awana差不多有二十个同工,主要的是三个director,一个秘书,一个带诗歌,然后每个年龄段带游戏的。
负责执行的人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最重要指标也许就是Reliability
让人放心
做事靠谱
每次能出勤,不能出勤及早通知
每个节点一定要有backup
一定要有
包括我自己
因为人总会生病,总会偶尔有事
只要是工作,就会培养一个人的人格
每件事情,无论大小,都可以精益求精
Awana属于well established program 。很早blueprint就定义好了。就像麦当劳。
而软件行业一个又一个的新项目则完全不一样
很多都需要从头开始
从头开始build a product
不像是一个running machine
而是create a machine to run
很多的未知
很多的ambiguities
每项任务也不确定能不能顺利完成,或者是按时完成
另外经常还会依赖别的团队
不确定性会更大
作为团队负责人可能最关键的任务就是预估以及降低不确定性。把一个项目能稳稳当当的land。
而上级领导因为不直接参与执行,会有更大的不确定感。也就会非常依赖进度报告。还有系统设计审核。
所以作为团队负责人必须经常的主动的更新进度。所以总是有每个礼拜的例会。极端情况每天有例会。这都是对不确定性的反应方式。
所以在大公司,往往execution就变成了一个又一个例会。
一次又一次的okr制定和审核。
一次又一次的考核。